芝加哥大学的人文学科因“芝加哥学派”而享誉世界,这里孕育了政治学、社会学与文学批评的经典范式,是全球思想的高地。但是今年夏天,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部Division of the Humanities正在经历建校以来最严峻的危机。
校方宣布,由于资金压力,学校被迫重组合并文科院系、削减2026-2027学年博士与硕士招生。
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部目前有15个系,学校计划考虑合并为8个,以降低行政负担。
根据院长Deborah Nelson6月18日发出的邮件,成立了五个工作小组,负责研究课程、院系架构、语言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等问题,并要求他们在8月底前提交改革建议。
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,直接原因是钱的问题。
根据校方解释,特朗普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,比如对校友捐赠征税、收紧学生贷款、国际留学生签证不确定性,以及对国家科研和人文基金的削减,都让芝加哥大学损失惨重。
院系方面,规模较小的比较文学、日耳曼研究、斯拉夫语言文学和南亚语言文明系,因终身教职人数不到15人,可能会合并或撤销。
在课程设置上,语言类课程要重新评估“值不值”,一些小语种可能被砍掉,或改由外部机构承担。
博士生招生规模将大幅缩减,有些硕士项目则被要求自负盈亏,必须带来足够学费收入才能存活。
今年8月,芝加哥大学已经宣布在2026-2027学年暂停或缩减多个博士与硕士项目的招生。
有教授指出,这不仅仅是减少博士生的问题,更是人文学科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的信号。
特朗普上台后,对国际学生审核层层加码,从招生专业、签证、身份、OPT等多方面收紧,未来国际学生留美恐更难。于是一些留学生选择先通过职业移民拿到合法身份,再赴美读书工作。